江蘇高等教育網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辦: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
協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學院
當前位置:首頁高教信息學術課題正文

“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

來源: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作者:朱海軍發布:2023-04-18 14:05分享: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朱海軍主持完成了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2020年江蘇高?!按髮W素質教育與數字化課程建設”專項課題”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20JDKT080),課題組主要成員:李躍、孟德宇、裴智民、劉伯超、李鄭立。

一.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難點分析
(一)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思政教學考評體系欠缺
     在思想政治教學質量及教學成績這一方面,如何對結果進行合理量化,裁定評定標準成為高校中體育課程思想政治建設的難點。不少高校仍依靠老舊的考評體系,僅僅以課堂出勤率、測試的達標情況及課程的完成數量作為考核項目,學生在課程完成時所完成的人格培養沒有得到系統量化的評價。這樣得到的學生體育成績也是片面的且不完全的,沒有達到在體育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建設的要求。在“立德樹人”這一視域下完成對專業人才的衡量與評價,需要學校在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中多加揣摩,和學生及教師一同探討,以交出既能考慮到學生的精神建設,也能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做出評價的思政教學考評體系。
(二)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教學缺少創新
     大多數高校在進行體育課程教育時,只會應用現成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并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探究新型的教學方式。有些高校對教學方式的研習只存在于附近省份,對更遠更新的地域教學便存在著不愿了解,不愿借鑒的心理。事實上,在某些教學試點學校已經開始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深造學習時體驗到與過去 十二年完全不同的學習體驗,這對學生在教育情境中保持興奮度和新鮮感是有一定幫助的。
(三)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教學模塊單一
     我國高校對體育課程的思政建設的調查與研 究其實已有一段時間,但一直不能深入骨肉,大多數內容只存在于皮毛階段。而許多教學模式又停留在理論階段,高校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條件去對這些理論進行進一步的實踐研究。這樣的教學便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到的一直是同一種教學模塊,對思想政治的認識與學習無非是通 過“開大會”、老師課前談話這樣的方式來獲得,并沒有更多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思政建設在體育課堂中的推進。教學方案的實施已遠遠落后于教學大綱的更新進程,這是不利于更進一步實施體育課程思政教育建設的。
(四)高校體育教學隊伍思政理論基礎薄弱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并不能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標準來教導學生,再加上教師本身對體育思政教育基礎理論的缺乏,更約束了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發展。要讓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在高校中全面推進,必須要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積極改變自己已脫節于時代的認知,提升自己的思政基礎知識,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在實習于調研中得到更新,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做到對學生關愛、對課堂敬重、對教學嚴肅,承擔育人的責任,切實把自己的德行融入到教學中去。
二.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
(一)完善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思政教學考評體系 
      高??梢栽诮處熢u價與學生評價并行的情況下,建立多方位的思政教學考評體系。首先是教師評價,評價高校體育師資隊伍時,應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定的第一標準,而后才是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方式、教學成績等。同時,在以往的專業課程的考核中加入具體細化的測評,由測評成績對課程教學進行動態監控,以確保教學環節的盡善盡美。在學生評價方面,應將學生的精神狀態,思想建設納入考核范圍,而考核的方式又不能是感想寫作、出勤率等死板的途徑,學校應多以思想交流、競技表現、課程完成情況等作為學生思政成績的考核參考。通過完善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思政教學考評體系,不斷增加課程教學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二)科學設計體育課程思政內容
       高校在設計體育課程的思政內容時,應當從每一個教學小結、每一堂課中將思政教育進行細化和縮小把大塊的思政內容劃分為易于接受的教學模塊。要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思維個性來進行有目的性的教學設計,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重新進行規劃和調整,使之落實到不同的學生身上都有著較高的適用性,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效率。傳統的體育課程只重視對學生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培養,在融入思政建設后,體育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便應盡最大可能被發掘出來,并加以應用,讓除了課堂教學的課外活動,如校內體育競技、課余鍛煉等內容也納入思政建設中,讓思政教育從無形中悄然影響學生的品行與道德。
(三)深入發掘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構成要素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構成十分復雜, 如何在不打擾到日常教學工作的情況下,完成對學生思想政治的培養,這需要對教學構成的要素進行深入發掘。高校思政教育并不是由單一的部門來完成的,大多數情況下,學校會選擇幾個便 于開展思政教育的教學部門進行課程開設與教學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各個教學部門便可以互相 配合,協同創新,一起總結教學上的經驗與方法,整合思政課程與非思政課程之間的教學進度,共同分配思政建設中的教學內容。例如體育課程適合挖掘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便將這部分的思政教學內容交給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不同層次的競技精神。
(四)增強高校體育教學隊伍思政理論基礎
       教師在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可謂是無可替代的,有一個優秀的教師,課程的教學工作便完成了一半。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技能的傳授人、一個知識的講解者,他還是學生今后人生的引路人,學生會選擇怎樣的道路,會養成怎樣的道德,這些都無不受到了教師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道德建設與未來發展起著極大的作用。因此教師們應當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育人責任及自己所具備的影響力,增強自己的思政理論基礎,提升高校中的教學隊伍的教學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流露出的師德師風進行綜合評價,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思政建設的正軌,完成培養健全人才的育人目標。
從“立德樹人”的視域下實現體育強國的戰略決策,讓我國從體育大國變為體育強國。我國高校應在體育課程中構建更完整的教學體系,不單單是從學生的體育技能與身體素質上對學生設立標準,培養學生,還應當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搭建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建設思政精神的平臺。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高校教師團隊的高水準教學,具體教學中完善的思政教學評定體系,以及具有創新性、多元化的教學方式?,F階段的大部分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仍處于理論階段,許多具體的教學途徑仍未得到實踐,這還需要各大高校的共同努力與研究。

聯系地址:北京西路15號(210024) || 聯系電話:025-83300736 || 蘇ICP備14027130號-1
主辦單位: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
蘇公網安備 32010602010156號
日韩欧美人妻性视�?@日韩中文字幕无线�?@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语对白精品毛片